空氣絕緣型母線槽是一種用于供配電系統(tǒng)的高效、安全、節(jié)能的輸電設備,適用于交流三相四線制、三相五線制,頻率50-60Hz,額定電壓至660V,額定工作電流250-5000A的系統(tǒng),廣泛應用于現(xiàn)代化的車間、廠房、高層建筑、電力電網(wǎng)、軌道交通等場所。
其內(nèi)部采用分離空氣絕緣方式,使相間的安全凈距和爬電距離遠大于國家標準要求,設備內(nèi)部相間絕緣體采用高強度的環(huán)氧樹脂絕緣材料,有效提高了母線槽的抗動、熱穩(wěn)定能力,滿足各種極d條件下的穩(wěn)定運行。母線導體選用含銅99.99%以上的電解銅,外表采用聚脂絕緣薄膜纏繞,再用PVC熱縮套管收縮處理,絕緣性能顯著增強。相間及外殼間用阻燃絕緣塊間隔,組裝在封閉接地良好的金屬外殼里,電氣和機械性能穩(wěn)定。外殼采用彎板一次成型波紋結構,體積小、外形美觀大方,增強了機械強度載荷能力。
空氣絕緣型母線槽的保存方法需綜合考慮環(huán)境因素、防護措施及定期檢查,以確保其電氣性能和結構完整性不受影響。以下是具體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項:
一、環(huán)境要求
溫度控制
適宜范圍:保存環(huán)境溫度應保持在-5℃~40℃之間,避免極d高溫或低溫導致母線槽材料變形或絕緣性能下降。
極d情況處理:若長期處于低溫環(huán)境(如北方冬季),需提前將母線槽移至室內(nèi)預熱至室溫后再安裝;高溫環(huán)境(如夏季倉庫)需加強通風或使用降溫設備。
濕度控制
濕度上限:相對濕度應≤70%,避免凝露或潮濕導致絕緣層受潮、金屬部件銹蝕。
防潮措施:
在潮濕地區(qū)或梅雨季節(jié),倉庫內(nèi)可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)或使用除濕機。
母線槽底部墊高10~15cm,避免直接接觸地面水分。
定期檢查母線槽表面是否有水漬,及時擦拭干凈。
通風與清潔
通風要求:保存場所應通風良好,避免積塵或腐蝕性氣體(如酸霧、鹽霧)聚集。
清潔措施:
定期清掃倉庫地面和貨架,避免灰塵堆積。
母線槽表面可用干燥軟布擦拭,禁止使用濕布或化學溶劑(可能腐蝕絕緣層或金屬外殼)。
二、物理防護
防機械損傷
堆放規(guī)范:
母線槽應水平放置在平整貨架上,避免傾斜或懸空。
堆放高度不超過3層,且每層之間用木板或泡沫板隔開,防止擠壓變形。
禁止在母線槽上堆放重物或尖銳物品。
運輸防護:
搬運時使用專用吊具或叉車,避免拖拽或劇烈碰撞。
運輸車輛需配備防震墊,減少顛簸對母線槽的影響。
防腐蝕措施
金屬部件保護:
若母線槽外殼為鍍鋅鋼板或鋁合金,需檢查表面鍍層是否完整,如有破損需及時補涂防銹漆。
長期保存時,可在金屬表面涂抹一層薄薄的防銹油(如礦物油)。
絕緣層保護:
避免母線槽接觸油污、化學溶劑或腐蝕性液體。
若絕緣層為環(huán)氧樹脂或聚酯薄膜,需防止陽光直射導致老化。
三、電氣性能維護
絕緣電阻檢測
檢測周期:長期保存的母線槽需每6個月檢測一次絕緣電阻,使用500V兆歐表測量相間及對地絕緣電阻。
合格標準:絕緣電阻值應≥0.5MΩ(環(huán)境溫度20℃時),若低于此值需干燥處理或聯(lián)系廠家檢修。
干燥處理
受潮處理:若母線槽因受潮導致絕緣電阻下降,需將其移至干燥通風處自然晾干,或使用熱風循環(huán)烘箱(溫度≤60℃)烘干4~6小時。
禁止操作:禁止使用明火或高溫烘烤,以免損壞絕緣層或引發(fā)火災。
四、標識與記錄管理
標識清晰
在母線槽兩端或明顯位置粘貼標簽,注明型號、規(guī)格、生產(chǎn)日期、保存期限等信息。
對已檢測的母線槽標注檢測日期和結果,便于追蹤管理。
保存記錄
建立母線槽保存臺賬,記錄入庫時間、檢測記錄、維護措施等信息。
若母線槽需長期保存(超過1年),需制定定期巡檢計劃,確保其狀態(tài)可控。
五、特殊場景處理
長期停用后的啟用前檢查
重新啟用前需全面檢查母線槽外觀、絕緣電阻及連接部件緊固性,確認無誤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若保存期間環(huán)境惡劣(如洪水、地震),需聯(lián)系廠家進行專業(yè)檢測。
定制化保存方案
對特殊規(guī)格或高價值母線槽,可與廠家協(xié)商定制保存方案(如充氮保護、真空包裝等)。
